這兩天,地產圈內關于大佬拋售資產的消息層出不窮。
先是李嘉誠大量拋售在英國的千億資產,引發網友熱議,有人甚至一度誤傳 " 李嘉誠入籍中國要繳納 500 億元稅款 " 的消息。
雖然 SOHO 強調,甩賣的資金主要用于降負債,但對于這事,大家伙都是看熱鬧的多,信的人少。畢竟,前兩年潘石屹夫婦擬清空資產,意圖跑路的事,不少人可還記憶猶新。
最近,關于越秀正榮天樾灣改名成 " 越秀天瀛 " 的事,就在圈內引起了不少關注。許多人懷疑,正榮可能已經 " 提桶跑路 ",把手上的項目股份 " 內轉 " 給了越秀地產。
而這次越秀正榮天樾灣項目,合作方就是國企,與正榮要轉讓目標對象正好相符?,F在正榮在項目名上被 " 隱去 " 身份,無疑容易讓人想入非非。
前段時間,雅居樂和世貿雙雙撤出亞運城,就是一個房企之間 " 過不下去 " 的案例。
除了這兩家民營房企,其他一些遇險開發商,現在也在瘋狂 " 提桶跑路 "。
自從 H 大 " 落難 " 之后,房地產行業就集體進入了動蕩時刻。
我們看到,去年一系列的房企大雷陸續炸開,在社會上引發持續震動。這些造血能力不足的房企,為了活下去,除等待官方 " 救援 ",也只能瘦身自救,縮小戰線或者撤退 " 跑路 "。
比如,一直喊 " 保交樓 " 的 H 大,最近就在密集轉讓廣州的部分資產。
像去年擔心爛尾,業主們鬧得沸沸揚揚的南沙陽光半島,現在已經被中航接下;同在南沙的童世界,目前也是被 " 內轉 " 給了五礦;而備受關注的足球場,則已被政府收回,要重新掛牌拍賣,如果無人舉牌,將由廣州城投接盤。
南沙陽光半島
不僅 H 大,一些經營不善的房企,現在也在砸鍋賣鐵續命。
像合生創展最近就把去年 4 月份入手的增城永寧街創業大道北側地塊開發項目,100% 全部轉讓給了保利置業。
據了解,在去年 4 月份的時候,合生花 7.3 億元買下了永寧地塊,但過了 2 個月后,合生就通過兩次股權質押的方式,轉讓給了保利置業。而合生自己,則成功套現跑路?,F在這個項目,從股東、到領導層,再到項目名(保利 · 瓏悅),絲毫看不到合生存在過的蹤跡。
沒毛病,合生已經被項目除名了。。。
上月,有消息說,當代置業正在和保利、中海、越秀洽談出售金沙洲地王地塊。
據悉,這宗地塊位于廣佛交界處的金沙洲板塊,去年拍地時,這宗地塊十分搶手,經過 2 個半小時,56 輪報價,才被當代置業以 54% 的溢價率和 3.925 億總價 " 啃下 "。
現在一年時間不到,當代置業就因流動性壓力,陷入停工泥潭。如今,為了走出陰影,不得不忍痛割愛," 提錢 " 跑路。
當代置業地王項目
另外,龍光現在也在變相售賣資產,緩解資金壓力。比如今年以來,龍光就用跌破地價(2.63 萬 /㎡)的方式,拋售番禺龍光天瀛房源。
因為外部局勢,依然很嚴峻。
去年,扼住房地產行業喉嚨的,無非是融資、信貸和市場業績幾個方面。
然而,說實話,即便現在貸款放松,房地產行業現在的境況,同樣還不太好。
首先,表現在外債上就是,隨著時間進入 3 月,房企們的美元債壓力有增無減。最近龍光和禹州集團的美元債暴雷事件就說明,出現資金鏈危機的民營房企還在增加。
聽著都壓力山大。
再來看業績方面,今天統計局 70 城的數據表明,一線城市雖然樓市回暖,但二三線城市卻依舊呈現下跌趨勢。
也就是說,在宏觀面上,房企依然面臨著債務高企和業績下滑的雙重擠壓。
" 三道紅線 " 余威之下,即便信貸放松,能貸到的金額也是 " 杯水車薪 ",開發商們 " 內轉 " 拋售項目,才是唯一能有效 " 自救 " 的方式。
出品 / ZAKER 房產
編輯 / 臨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