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,要說最不想遇到的事,那肯定是趕不上高鐵。
和普通火車站多在市中心附近不同,近年來許多新建的高鐵站,都選址在了較為偏僻的郊區,有些地方的趕高鐵時間甚至動輒就要兩小時起步。只要你時間預留得稍微不充分,那肯定免不了要拎著行李箱一路狂奔。
等到好不容易通過了檢票、趕上了高鐵、坐進列車后,大家都在想:為什么高鐵站要修得這么遠?
聊到 " 高鐵站離市區太遠 " 這個話題,很多人馬上想到的就是 " 四大北站 " ——孝感北站、盤錦北站、邵陽北站和陽泉北站,它們因和主城區之間的超長距離而出名。
位列榜首的孝感北站,距離孝感市中心的車程能達到近 100 公里。一路通暢的情況下,從北站到孝感市中心,開車也要 1 個半小時。
這有多夸張?從孝感市區驅車前往武漢的天河國際機場,只要 40 公里,就算是跑到武漢站坐高鐵,也只要 70 公里。
不過,在比遠這件事上," 四大北站 " 并非都是名至實歸。四川的清川站和貴州的銅仁南站,因為山地丘陵的復雜地形,去市區的路也很長,是僅次于孝感北站的最遠高鐵站。
而 " 四大名北 " 中的陽泉北站,甚至連離市區最遠高鐵站的前十都沒擠進去。把它和孝感北站放在一起,著實有點冤枉。
例如湖南的安化站,與安化縣城的車程距離就高達了驚人的 117 公里。多少外地人到了安化站,下了火車才發現,自己的旅途遠沒有結束。有位去安化縣的游客在社交平臺這樣寫道:
一船十來人,有三四個是錯以為到安化站就到安化了。
之所以坐船,是因為從安化站到安化縣,沒有接送的大巴。來這的外地游客,要么選擇坐四五百的 " 黑車 ",要么選擇坐 3 個小時的船。
盡管安化站比孝感北站還遠,清川站、銅仁南站離市區的距離也完全不輸 " 四大北站 " 中的 3 家,但大家還是常吐槽這些北站,而鮮有人說 " 四大名東 "" 四大名西 ",主要也和中國的高鐵北站整體更遠有關。
所以,盡管大家總結出的 " 四大北站 " 不完全準確,但歸納出高鐵站中北站更遠,的確有一定道理。
而在普通火車站中,北站倒是比其他帶有方位的站點要近,反而西站距市區的平均距離達到了最遠的 12 公里。
離主城區百八十公里遠的高鐵站只是極端情況,但即使是看整體情況,高鐵站也的確是比普通火車站要更遠離市中心一點。
如果將中國大大小小的客運火車站點按離城區的距離分組,你就會發現:有 61.2% 的普通火車站都分布在地區中心的 5 公里車程范圍內,而高鐵站的這一比例只有 29.8%。
更多通高鐵的火車站,都被建設在了離地區中心 5 到 10 公里車程的地方。
中國的高鐵,以運行平穩和速度快出名。而在高速行駛下,為了避免慣性導致的外側翻車風險,軌道不能轉得太急。350 km/h 的速度下,最小曲線半徑正常情況下應當達到 7000 米。
也就是說,高鐵軌道想拐彎,需要保證拐角能夾住一個差不多北京三環大小的圓。對于建筑物密集的市區來說,在不大拆的情況下,滿足這個條件并不容易,所以很多新高鐵站只能往郊區退。
如果說高鐵的建造要求限制了站點的選址,放置在郊區也無可厚非,但最令大家困惑的,是那些不太 " 名副其實 " 的站點名。
2021 年,孝感居民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建議,應把孝感北站更名為大悟站,因為這個站點離孝感市大悟縣只有 11 公里,這樣可以減少很多誤導。孝感市委辦公室答復說會認真推進這項工作 。
既然如此,為什么當初會起這個站名?孝感北站的工作人員在 2014 年的解釋是:" 孝感北站是石武客運專線在湖北境內唯一一個地級中間站,雖然地點在大悟,但按相關規定,必須以地級市名稱命名。"
除了站名中的地名過大而帶來誤導,還有的站點是因為名字里的方位不清而令人迷糊。
比如在福建省南平市,曾有南平站、南平東站、南平南站、南平西站和南平北站 5 個火車站。
但反常識的是,南平西站在南平市區的南面,南平南站在市區的東面,而南平北站則在南平市區的南面,甚至比南平南站更南。
在大多數城市,北站的確普遍離市區遠,而不帶方位名詞的站點因為設立得早,常常離市區近。
但這也不是絕對的。特別是一些以景點命名的火車站,感覺是離景區最近的站點,實際上卻離得很遠。
比如去新疆吐魯番玩,不少人會下意識地認為吐魯番站是最靠近市區的火車站。
但實際上 1960 年投用的吐魯番站被設置在吐魯番市西北部小鎮大河沿鎮上,比吐魯番北站還要北,去市區的路也遠上了 28 公里多。
雖然廬山站和九江站一樣,距離廬山山區只有五六公里,但距離景區的主要出入口南門卻有 20 多公里遠。更要命的是,廬山站沒有直達景區的公交車,多數在這下車的游客只能選擇打車。
因此,想要想少走彎路,規劃旅游路線前一定要查查到底哪個站離你的目的地更近,千萬別只看站名。
除了搞清楚哪個站離你的目的地更近,還記得要查看車程距離。因為有一些火車站明明在地圖上看著離市區的距離還好,但一查交通就會發現,不七拐八繞,根本就過不去。
在我們的統計中,有不少火車站之所以與地區中心的路程會超過 30 公里,是因為繞路導致的。在一些地形復雜的地區,車程距離更是能達到直線距離的 2 到 3 倍。
不僅是安化站,在有著廣袤且復雜地形的中國,很多地方的交通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復雜得多。特別是南方這些丘陵、山地眾多的省份。
除了安化站,從統計情況看,因為地形復雜而導致去城區路程翻倍的火車站,也多坐落在湖南、湖北、云南、四川等省份。去這些地方,一定要算好去火車站的路程和時間。
路程遠已經讓人難以忍受,如果公共交通還不夠便捷,那是真的叫人破防。
比如從深圳市中心到深圳站,坐地鐵 1 號線轉 4 號線,10 公里的路程,不到 40 分鐘就能到。
而在河南的項城市靠公共交通趕火車,雖然從市中心到項城站也是 10 公里遠,但得預留 1 個半小時的時間。
因為根據導航,在上項城 6 路公交車前,得先走 1 公里,等下了公交,還得從團結路往南走 2 公里。不少本地人更愿意選擇坐車去隔壁的淮陽南站出行。
更不用說那一些動輒三四十公里遠的火車站,開車都要 1 個鐘頭,如果沒有直達的公共交通,2、3 小時的時間成本怕是跑不掉。
而不知情況就在孝感北站下車的外地乘客,甚至會驚奇地發現,除了零星幾趟大巴,就沒有公共交通能把他們送到孝感市區 。
畢竟,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像銅仁那樣,為了把市區和遙遠的銅仁南站連起來,專門修了城際鐵路 。
不少人就在社交平臺上吐槽自己搭公交車趕火車實在是太難:
去坐車之前計劃一定能趕上的,途中公交在洛陽堵車太厲害了,差三五分鐘就坐不上火車了。
如果地處偏遠,需要倒幾趟公交車,那不確定性就更大了。一旦其中一趟公交車晚點,整個出行計劃都有泡湯的可能。
畢竟,在所有的公共交通中,能和高鐵一樣準時、高效的,也就只有同在軌道上跑的地鐵了。
只是郊區高鐵站通地鐵的城市屈指可數,所以你去高鐵站送朋友,沒準朋友都到站下車了,你還沒回到市區呢。